通信兵甘苦談
「通信兵,通信兵,軍中的神經。」這是軍中常聽到的一句話。標準的通信兵,確實需要頭腦清晰,反應靈敏,因為將帥帷幄運籌,決勝戰場,有賴於神速精確的通信指揮。
民國四十年間,我有幸在陸軍三十六師一○六團通信連服役,進駐苗栗竹南。當時局勢緊張,上級命令盡速完成竹南至後龍間的海防通訊。
那天,陳班長率領我們幾個大頭兵,搬運通信器材到竹南火車站月臺,等到貨車進站,我們就把「被覆線盤」搬上車,當火車行駛時,陳班長數著沿途電線桿,不時下令把一線盤推下,到了目的地後龍,我們再下車往回走,找到拋下的線盤,開始接線及架設工作。
陳班長經驗老道,他穿著帶馬剌的登高鞋,像猴子般靈活地爬上電線桿,我們班兵再用查線桿,把電線挑到高處,讓他綁紥固定。這樣沿途作業,很快完成了團營間的通信連絡。上級認定績效良好,特予嘉獎。
那時,本班借住民房,利用房東廚房,日煮兩餐,當然也會借用一些油鹽醬醋的佐料,房東也不以為意,有時還會送來些煮熟的地瓜、花生等。我們則會幫忙房東做一些打掃、劈柴等工作來回報,並互相教學國、臺語(閩南語),例如臺語的「吃飯」,發音類似國語的「駕崩」、「玩耍」發音類似國語的「剃頭」…,雞同鴨講,笑聲不斷,真是軍民一家親。
次年,部隊集訓,當本班擔任「敵火下有線電架設示範」時,李桂本排長大著嗓門說明:「班長前導,各帶線拐子(繞電線用的)放線,匍匐前進;半途,敵人機槍掃射,我們利用敵火間歇,就地形掩避後,繼續放線前進,終於達成通訊任務。」本班同步示範,認真確實,贏得參觀者鼓掌叫好。
後來,部隊移駐尖山,本連在操場訓練布板連絡,就是利用紅、白兩色長方大幅布條鋪於地面,形成十字或方形符號,以與飛機識別連絡。那天,剛好有一架軍機臨空,我們迅速鋪布板呼應,軍機果然低空慢飛,直至我們上空,上下擺動機翼表示「領知」。當時,附近官兵好奇大讚:「通信連了不起,還能指揮飛機哩!」這種方式曾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立下戰功,當時我軍在西村機場設置空投場,引導軍機空投砲彈、米麵等物資,結果大都命中鋪設布板的「投物地帶」,收到相當好的效果。
此外,連長邱基庭為精進無線電連繫,又安排士兵加強學習無線電收發,那些滴滴答答的摩斯電碼,真有趣味。此事由臺長管志強中尉指導,當我們戴上耳機,敲著電鍵收發電報時,感到很有成就。有時打開麥克風,還可以和對方哈囉幾句,挺有意思。
如今,軍中通訊已日新月異,傳真、網路、視頻等取代了昔日的有、無線電通信,真是天涯若比鄰,千里同一室。通訊科技是逐步研發而來的,回想當年通信工作的甘苦歲月,還是感到非常值得懷念。
【作者速寫】徐廣筴,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臺,歷任各階幕僚及正副主官。曾參加海南島保衛戰、金門八二三砲戰。另參與臺東池上墾荒、臺南海埔築堤等國家建設。服役三十餘年,於臺中港上校處長退役,轉任外商航空公司主管十餘年退休。
(點閱次數:1048)